诱发数学兴趣,提高课堂效率
高亚永
(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,山东省青岛市,266300)
摘要: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,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发展与进步是我们共同的追求。要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,就要诱发学习兴趣,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,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中,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。
关键词:课堂教学;兴趣;课堂效率
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,学生是这个阵地的主体。如果一堂课能有效地抓住学生,能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去,能让学生有效参与,那么这节课无疑就是成功的一节课。
夸美纽斯就曽强调兴趣的作用。兴趣是人求知的起点,是人学习动机的源泉,也是人获得得成就感的结果。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要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,提高课堂效率,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重要。唤起学习兴趣,可使学生积极学习,形成有效教学,提高课堂效率。学生有了兴趣,就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,就有了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。
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高课堂效率呢?
1、课堂导入贴近学生实际,抓住学生心理,从而诱发求知欲
讲课如同写文章讲故事,整堂课的布局结构很重要。“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”。一个好的开头,既能吸引注意力,又能诱发求知欲。好的新课导入即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吸引学生继续听下去,又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。
导入,是在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,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行为的方式。巧妙、切合实际地导入,能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,调动他们的热情,引导他们思考探索,诱发求知欲,把他们吸引到学习的课题上来。课堂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,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,不同的学习对象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。但是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根据各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,注重启发性、知识性、灵活性、趣味性于一体,诱发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,拨动其思维之弦,调动其学习积极性,以最佳的学习状态,投入到学习中去
例如,在学习《组合》这部分内容时,由于内容抽象枯燥,学生不愿意听讲。在讲课时,从福利彩票谈起,好多同学买过彩票,梦想成为百万富翁。让学生分享购买彩票的经历与动机,30选7这种福利彩票,就是从1至30这30个数中,选出7个数字放在一起,如果这几个号码与开奖号码一致,你就是一等奖获得者,将成为百万富翁。其实你所买的这一注彩票,就是从30个取出7个数字的一个组合,开奖的7个号码也是一个组合,它们与号码的先后顺序无关,只要号码一致,就是相同的组合。你想成为百万富翁吗?请认真学习本节课。这样导入,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,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情绪,诱发了学习兴趣。
2、由旧知识导入新课,获得成就感,调动积极性
数学是逻辑严密,系统性强的一门学科,各种知识、概念紧密联系。旧知识、旧概念是新知识、新概念的基础,新概念、新知识是旧知识、旧概念的自然延伸。如果大脑中新旧知识发生断层,势必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。所以我们在传授知识时,经常从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入手,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知识经验出发,启发学生思维,让新知识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应运而生,这样学生能主动理解、掌握、运用规律解决新问题,也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品尝成功的喜悦,享受成功的乐趣,从而提高学习兴趣。学习兴趣提高了,学习就会积极主动,学习成绩就会提高,成绩提高了,学习兴趣就会增强,从而形成良性循环。
例如在学习《倍角公式》时,从已经掌握的和角公式入手,让学生练习,并加以引申挖掘,从而推导出倍角公式。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,而且从复习到新课自然连贯,整堂课下来,老师轻松学生愉快,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好。
3、直观演示,突破抽象,诱发学习兴趣
《心理学》告诉我们,人的思维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。抽象思维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,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,要充分利用实物、模型、图表、多媒体等教学手段,让学生观察、思考,加以强调,在大脑里形成直观印象,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。例如在学习《向量的加法与减法》时,恰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,提醒同学们在利用两个基本法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:利用三角形法则时,两个向量的首尾要相连。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两个向量的起点要重合。利用多媒体能动的特点,让相连的首尾点闪烁,共同起点闪烁,把学生的目光吸引过来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
在学习椭圆时,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神州飞船运行轨迹——椭圆,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果,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.同时也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,在同学们的头脑中建立椭圆的形状。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其图象的生成过程,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;哪些量变,哪些量不变,根据等量关系列出等式,从而逐步推导出椭圆的解析方程。使用这样的直观演示,抓住了学生的眼,也抓住了学生的心,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诱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。课后同学们反映课堂教学效果好。
4、故事穿插,吸引兴趣
数学有悠久的历史,许多数学家的故事扣人心弦,可歌可泣。教学过程中适当插入他们的故事,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家的生平,了解数学史,而且还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,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。如阿基米德爱数学奋勇献身,当罗马士兵用锋刀利剑对准他时,他还在地上潜心画图。数学泰斗欧拉,为了数学事业,双目失明,鞠躬尽瘁,就在失明后的17年里,他仍然忘我地研究数学,直到临死。维斯特拉斯常秉烛夜研至天亮,脑痉挛折磨他十年,仍然埋头苦干锲而不舍。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花甲之年,仍奔走万里,最后病倒在日本讲台上。
数学史上,还有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的史实。一些伟人为了数学的发展被夺去了生命。第一个发现无理数的希帕斯,就被毕达哥拉斯的忠实信徒们活活抛进了大海。非欧几何的创始人罗巴切夫斯基,当初受到种种非难和攻击,攻击他是“伪科学”、“荒谬绝伦”、“莫名其妙”,但是他仍坚持新论的正确,捍卫非欧几何。彭色列的摄影几何不是产生于宁静的校园,而是缺纸少笔的牢房里。……他们面对困难不为所动,仍全心全意地投入,为了数学事业,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。这些动人的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,能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,唤起他们的情感,诱发他们的数学兴趣,做好学习的准备,提高课堂效率。
5、创设情景,因势诱导
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,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与步骤。教学时注意铺路搭桥,分解难度,逐步深入,循序渐进。教学中要创设积极思维的氛围,让学生跃跃欲试,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。只要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调动,学生就会由“要我学”变成“我要学”,从而逐渐养成求知欲,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。
要想把课上好,提高课堂效率,就必须善于诱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,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,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,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,在快乐中学习。
参考文献:
[1]《教育学》
[2]《心理学》